家校沟通协调案例库

点燃希望,不抛弃不放弃—— 一个特殊学生的教育之旅

【文章来源:】【作者:】【发布时间:2022-05-28】


我是地地道道的“军迷”,我也用军队传递出来的“不抛弃不放弃”的精神指导着我的工作和生活。“不抛弃”就是对自己要狠一点,要克制肯磨砺;“不放弃”就是对他人要承担,要付出,要有爱心。这是人生的核心价值观,是直指人心的力量。这个世界除了眼球的刺激,更需要内心的温暖。

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说: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,而在于激励、唤醒和鼓舞。压力、批评、谴责与欣赏、理解、鼓励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、可是路径不同,结果就大相径庭。

今年暑期开学后不久,我们班来了这样的一个学生,他的双手总是插在兜里,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从来不看对方的眼睛,脖子也总是歪在一边,衣服奇形怪状,头发高高耸起形状如鸡冠。

趁着他去交钱的空当,我和领着他来的人了解了一下情况,这孩子父母离异,双方又都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,把幼小的他放在了奶奶家,奶奶很溺爱他,父亲总不回家,偶尔回家看到不听话的他非打即骂。久而久之,他就越来越不听话。最终,他的父亲托朋友把他送到职业技术学校。

这就是一个在压力、批评、遣责多于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家长不会教育孩子的一个突出的例子。家庭的压力,父亲的责骂,学校的不认可,已经把这个孩子折磨得像刺猬一样。

了解了这些情况后,我很是心痛,身为教师,我要通过我的努力,给这个孩子不一样的人生。

来到班级后,他依然我行我素,我观察了很久,也没有找到突破口,我失望极了,我真的也会像其他学校的老师把他推出门外吗?我在等待。

终于有一次课间他主动拾起了教室地上一个空的矿泉水瓶,把瓶放到垃圾桶里,我心想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。我在学生面前大声表扬他,他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我,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。从此以后,他渐渐的开始接受我的教育,先是发型,接着是着装,改变最大的是他的眼神,可以直视别人了。我又和孩子的亲生母亲取得了联系,告诉她平时要多给孩子打打电话,多关心、多鼓励孩子,我的教育工作需要她的帮助,他的妈妈也欣然接受。

在今年感恩节当天的语文课上,我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给自己的父母发一条感恩的短信息,我看到他迟迟没有写,就把他叫到身边,告诉他人必须要学会热爱,教他写短信先发给奶奶,那是最爱他的人,接着就又让他发了一条短信给他的爸爸妈妈。他为了完成作业也就发了。

没想到,他的爸爸第二天就来了,来感谢老师对他儿子的教育和不放弃,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改变。看到他父亲含着泪水的双眼,看到父子之间可以正常的交流,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。

苏格拉底曾说: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”。学生是人,学生是未成年人,学生是有个性的人,学生是有潜能的人,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。所以尊重每一位学生,努力让他们都能抬起头来做人,看到他们因我而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,我感到幸福,所以我的毕生追求是爱学生,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。

如今家长和老师除了关心考试成绩,什么都成了虚的,学生心灵的空虚,价值感的失落,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
所以我要大声呼吁:成长比成绩重要,我们不是为教育而生命,我们必须是为生命而教育!

爱孩子,不抛弃,不放弃!


2021级农艺 骆艳

2022.5.28



版权所有:万博体育  皖ICP备17028089号-1    皖公网安备 34122502000578号

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 技术支持:安徽渔之蓝教育软件技术有限公司  后台管理

地址: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运河东路  招生热线:0558-6766345  6713322